都說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確實,在企業建立初期,老板的個性特點會對企業產生直接的影響。這時候,企業是否能夠生存下去、企業到底往哪個方向走以至于企業的特色都與老板直接相關。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企業文化,肯定就具有老板鮮明的個性特征。但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老板的理念會慢慢轉變成以經營和發展為主的理念,提煉出來就成了企業文化。我們要通過及時的傳播、宣傳,讓員工對企業文化形成認知,到認同,最終形成思想與行為的一致,與公司共進退。
企業文化有兩個基本點,一是企業文化的定位是什么;二是如何將企業文化體現出來?有了清晰明確的定位,企業和企業的員工才能在后續的經營發展過程中從思想與行為上將它體現出來。文化決定行為,行為體現并創造著文化。“誠信、責任、正義、安全、品質、創新”這六個關鍵詞就是代表大順公司的經營定位。
在同一行業里,企業的經營文化有共性,但在個體企業里卻個性特征鮮明。那我們的企業文化里哪些是屬于我們的個性文化?為什么會以這樣的一個文化來作為我們的經營定位?
在這六個關鍵詞里,“誠信、責任、正義”是屬于我們企業的個性文化。當然,這里面融入了我個人的一些思想與做人做事的一些原則,同時與各界前輩經過反復溝通與深思熟慮后確定下來的,也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跟大家說明的部分。
六個關鍵詞之 “誠信”——是企業立命之根本
一、歷史典故——晉商秉承“誠信”原則開創異地金融匯兌業務
在明末清初,山西晉商開創了異地金融匯兌業務。很難想象位于內地土地貧瘠的山西,如此資金融通大手筆為當時正在發展但又受到貨幣異地流通重阻的中國商業貿易流通創造了天賜良機,也為日后中國銀行業匯票與商戶異地匯兌的匯票制度提供了依據。據資料記載,近代中國乃至世界有關國家大大小小晉商票號通行天下,成為20世紀20年代以后100多年內天下矚目的經濟現象。為近代中國金融業務書寫了輝煌的一頁。
晉商以“和平而忍耐、忠義而尚氣、質直而淳厚、勤勞而守素”的誠信原則使其成為歷明清兩代500年之久中國商界最富有的精英群體。晉商早期為長途販運商,后來又發展為票號商人,經營范圍十分廣泛。既然要利以義先,就首先要做到取利有道,要“公道待人”、“童叟無欺”,要 “勤儉為先”;其次,利要服從義,要為義舍利。
山西商人在為人之道上也表現了誠實忠厚的一面。他們認為和為貴,凡事不做過分,不做法外生意,講求以誠待人,和氣生財。
我國傳統社會有長達上千年的抑商、鄙商傳統,其中不乏“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圣賢高論,也有“無商不奸”的俗語。在民間流傳的傳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中,無不充斥著對商人重利輕義、逐利舍情行為的刻畫和批判。明、清晉商以立人為先,強調誠信為本、利以義先,詮釋了義與利不相斥反兼容相通的道理,建立了商人群體良好的人格形象。
二、當今社會——①社會事件頻發,誠信缺失 ②雙桂坊: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和感受,比如對方跟你說件事,你內心不會立馬就相信他說的是百分之百真實的,而是會在心里打上個問號“我憑什么相信你?”近年來社會上發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什么“毒奶粉”“地溝油”“塑化劑”“毒膠囊”等等,體現出了社會誠信的嚴重缺失。誠信是人類交往、社會運作的基石,而且人人都知道誠信的重要性,但是在短期利益的驅動下,誠信卻變得那樣軟弱無力。這條基本底線一再地被忽視,最終受懲罰的還是我們自己!
社會誠信的重建,已迫在眉捷,刻不容緩!現在廣東省政府提出并在實施的“三打兩建”工作,也就是在打擊社會中這種不良風氣。
另外要講的一個案例是前段時間在中央臺的《焦點訪談》欄目看到關于對雙桂坊的一個紀錄片。
這個雙桂坊位于常州市鐘樓中心區,百十米的街上匯聚了50多家餐飲企業。從今年年初開始,作為全市餐飲業首個試點,常州南大街雙桂坊美食街率先建設“道德講堂”,并從統一采購用油做起,大力倡導“以道德立身、憑良心經營、靠誠信興業”的理念,全面引導經營戶加強自律,用道德良心做“群眾放心的餐飲”。同時,還用消費卡的方式記錄每次消費,方便質量檢查。通過積分和扣分等方式,鼓勵商家積極評選“星級”。街區內所有商戶100%持有衛生證、健康證和工商營業執照,從業人員100%都經過體檢后上崗,商戶100%納入了提高食品品質的“學、查、評+六統一”模式。“學”:組織學習質量規定和要求;“查”:查職責、查崗位、查環節、查漏洞、查產品;“評”:評比和獎懲;“六統一”:除統一用油外,還包括統一衛生管理標準,統一餐具,統一清潔——所有餐后餐具都由專門清潔人員現場清理、街區地面和桌椅也都有專人負責保潔,統一回收餐廚垃圾和泔水油,統一保險——與保險公司簽訂了“公眾意外險”和“食品安全險”;還聘請了專職餐飲技術督導員,對進貨原料渠道、手工制作程序、商品選擇等方面,進行業務指導。同時,雙桂坊還約定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一旦發現使用劣質油,即要求退場。對此,商戶也感覺違規成本太高,當然不會冒這樣的風險。
就這樣,雙桂坊美食街自開業以來,實現了食品安全問題處理“零反復”,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零發生”。這樣的誠信建設不僅改善了經營,顧客的滿意度也提高了。雙桂坊整個經營業績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6%,增長的很大一部分是對雙桂坊“放心餐飲”品牌慕名而來的,回頭客更是大大增加。
消費者其實是最聰明的。你給他什么,他就回報你什么。
上個月的文化報《董事長寄語》欄目的主題是“看待糾結,體現價值”,就是希望我們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都能不斷要求自己 “誠信”,希望能做得比別人更好。雖然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因為堅持這樣的原則經常吃虧,甚至要付出不可預估的代價,但這是我們必須堅守的原則與底線。
六個關鍵詞之 “責任”——是企業成長之動力
我們所講的“責任”主要對應到客戶、社會及我們自己。在我們的經營過程中,每個人都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如果人人都是漠不相關的態度,那這個團隊就會像一盤散沙。
在這里要強調的,主要是對客戶的責任。根據我所了解到的信息,同行中有些企業因受到目前市場環境的影響,加之對市場沒有準確的判斷,在合作過程中,出現不按合同執行的情況,進而被沒收保障金的事。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做法。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客戶是非常不能理解與接受的。當今社會信息流通非常之快,如果把這種不良信息在行內傳播,對這個企業今后的發展極為不利。
在我們與客戶的合作過程中,如果因為我們的失職導致客戶的抱怨和投訴,是積極回應還是消極地辯解?如果我們是抱著誠信經營的態度,抱著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就不會消極的對待。我們應該以理性的心態正確地面對這些事情,及時去處理客戶反饋的問題。目前我們的客戶群中70%是有長期合作的,其中國外企業占了主要部分。在與這些客戶的合作中,除了誠信的基本體現,更多的是一種規則,這種規則是對等的,類似于合同中的甲方與乙方,權責和義務是對等的。在簽訂合同之前就要看清楚合同里約定的貨品名稱、價格等,慎重考慮。之后不管發生什么,都要勇于去面對去承擔,嚴格按合同履行責任。同時要虛心聽取客戶的意見,不斷完善,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只有一直保持誠信,用心做事,你才會發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在哪里,才能找到提升的方向與關鍵點。
如何去體現企業的定位,我想更多地應該從了解、認識與思想里去體現。就如前面所講,我們要用心面對每一件事。發生問題不是表面的原因,而是內在問題的體現,是某一問題的連鎖反應。同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直保持向上、學習、敢于擔當的心態,并能感染和影響到身邊的每一個人,這就是對我們企業文化的最好詮釋與傳播。
六個關鍵詞之 “正義”——是員工修身之品德
我經常有講到,如在工作中大家提交的書面匯報材料與實際工作或實際發生的問題不相符,那這就是非常不誠信不正義的事情。有時候明明看到某個事情是不正義的,有些人卻還在旁邊附帶個人色彩,說:“你是沒錯的,我跟你關系這么好,我幫你!”。這是非常不對的!有時候朋友同學之間因經濟困難等問題,相互之間可能會出現借錢的事情,但是這其中就有些人不按時歸還,或過了歸還時間也不提前說明一下,借錢給你的人心里會怎么想?如果下次有類似的情況,你可能也很難開口。銀行借貸需要擔保,第一怕你沒能力歸還,第二怕你拖著不還。所以銀行目前就有兩種模式來規避這樣的風險,一是固定資產抵押,二是擔保。我們只要遵守“誠信”,就不會出現這樣不好的情況。
媒體中經常報道一些正義的事情,得到了社會比較好的回應。印象比較深刻的廣東的一起見義勇為行為是在1983年,廣東人民廣播電臺政法記者安珂在廣州市發生的一宗盜竊行兇案件中見義勇為,最后光榮犧牲。后來,廣東省設立見義勇為基金會,對見義勇為的行為予以肯定與獎勵,抑制歪風邪氣的滋生。我們在經營活動中,如何體現這種風氣,體現這種正義,營造好的風氣,首先要有正義的認識,從每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里去體現。比如,當身邊的人做得不對的時候,你作為旁觀者,你應該公私分明,正邪分明。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關公的,家里也有很多關公的藝術品,有文像有武像。在很多商場、酒樓、寺廟,也都立有關公像。對于關公,我想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義薄云天”,他就是忠義仁勇之化身。建寺廟擺神像等等,這些都是對關公的一種紀念形式,但對關公的崇拜與信仰更多地應該在行為上有體現。不管你對同事,對家人朋友,對待一件事,你都應該以一種正義的態度去面對。
六個關鍵詞之 “安全、品質”——是企業生存之基石
品質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安全與品質,這兩個詞更多地是對工作的內在要求,不單單是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別人、對公司負責。一個企業不能沒有安全與質量。一個企業,沒有過硬的產品,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就不會立于行業的“橋頭堡”,高品質的產品永遠是企業的基石。同樣,失去了安全的保障,企業所有的夢想與追求都無從談起。
我新建的這個私人會所,前前后后花了3年時間,其中8個月是做規劃設計。除了功能齊全,包括娛樂區、休閑區等,所有的設計安全是第一關鍵。包括材料的安全、施工的安全等。二是環保,所有的用料基本上不含甲醛,減少對身體的傷害。三是實用,功能體現到位。四是美觀。
六個關鍵詞之 “創新”——是企業發展之源泉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我們也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資源有限,創意無限!這些都是在講創新的無止境。企業在瞬息萬變中推陳出新,要想不斷成功,就必須用自己的獨特思維與思想去改變現有的狀態。技術需要不斷完善,管理也需要不斷完善,只是不斷地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與改善,才能讓我們永立不敗之地。
鄭龍干董事長在其私人會所為到訪同事們作《企業文化解讀》的即興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