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生產管理工作同樣,善于思考問題,敢于付諸行動。圍繞公司的指令,全力以赴的完成各項生產或經營的生產管理工作。其間深得各部門領導和同事的指導和幫助,使我部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今天來介紹一下我們在工作中從公司副總經理喻龍和人力資源部總監程文忠二位領導(以下簡稱“二位領導”)身上學習并受益的感悟。其他部門和同事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
一、在鄭總經理的帶領下,以鄭總經理的指示為最高工作原則。面對市場行情的嚴峻事態,公司經營管理及業務拓展需要,部門的擴展,職能管理人員的擴招,那么在內部經營及管理上,如何保持我們處于不敗?如何才能發揮更大作用呢?二位公司領導始終堅持公司文化即老板文化,一切行動以鄭總指示為最高原則。當喻總給我們安排工作或作出決定之時,必定會給我們講清楚鄭總的想法,讓我們理解之后再執行。而程總曾謙虛對一位離職的同事說過:他并不認為他有多么高深的理論,也并不是像同事們說的那樣做了很大的貢獻,只是忠實地執行鄭總的指示罷了。
鄭總不僅以一己之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平臺,而且以他傳奇的創業經歷為公司企業文化打下最堅實的基礎,這是無法復制的,也不是書本上能學到的。他不僅是我們公司的最高領導,也是最高權威。在執行鄭總指示方面,生管部一定會好好向這二位領導學習。
二、關心團結同事。
人手的緊缺,客戶現場5S、安全的任務、車輛的調度緊張,客戶交單的催促,工作中處于戰斗的狀態。若連接環節處理稍有不妥,必引起同事間的誤解,更甚者會擦出火花。生管部與這二位領導交流互動很順暢,他們總是愿意以理服人,他們似乎身上總帶著名貴的香煙,時不時拿出來與同事們分享一下,這也是他們關心員工的表現之一。
沙土需要搭配石頭、鋼筋和水泥等才能形成混凝土。團隊的凝聚力少不了團隊每一個成員的努力與付出。在此緊迫的環境下,公司要生存,要發展,光有外部業務拓展環境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對內部進行相應的改善,讓內部管理適應發展需要。而同事間互相關心團結是必要。每個人關心人的表現都不同,各有各的觀點,那么,關心團結同事,工作中互相取長補短,讓各項管理得以持續改善,激發內部管理增強企業活力,讓我們不斷的進步。優秀與不足如同兩兄弟,是互相并存、互相促進的。如果日常的管理光有表面現象,不與實際相結合,就不會給企業帶來質的變化。
總之,關心團結同事也是企業內部的改革,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堅持不斷營造融洽的工作氛圍,使之適應公司管理需要,增強企業的活力。
三、嚴以律已,實事求是。
喻總曾經在會上說過:工作中實事求是就是有什么事公開談,哪怕是不同的觀點,錯與對,通過思想的碰撞,才會更好的找到適合我們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方式。我們認為,這是消除誤會、消滅謠言、提高議事效率的最好辦法。所謂理性,就是追求做事的合理性。怎么樣才合理,公開討論最有效。
今年鄭總在各大小會議上反復強調,公司開展提高勞動效率與內部改善的項目。各分部都積極的挖掘可節約成本、可降低勞動強度、可改善工作環境及讓客戶滿意的項目,也得到一定的成效。很多在客戶現場作業的得到客戶的高度評價。
當然,在這改善過程,各項數據的跟進與收集,也出現激烈的語言或許行為上的爭論,有過不愉快。事實證明,在人力資源部和其他職能部門的指導下,以數據為標準,改善項目的結果是為我們帶來績效的,大家始終忠于職守,為部門、為公司創造效益。
四、發揚團隊精神,充分表達各方觀點
公司賦予我們工作平臺,讓我們更好的發揮各自的水平。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難,既要講究團隊精神,又容許有爭論。工作中保持工作積極性很重要,如果一味的講團隊,有問題不敢講,不發表。或者一味爭論,不講團隊精神,是不利于工作的,與公司管理理念背道而行的。
任何行業,任何工作,有效溝通是永恒的主題。如今經濟低迷期,就加強內部團結溝通,讓工作更暢順,保持員工的高敬業度,也有助于執行力的執行,從而降低內耗,讓公司在經營管理上獲益。《淡定做人,用心做事》,這是鄭總在文化報上的寄言,只有平時我們的基礎打好了,踏實的去干工作,再加點用心,相信我們的步伐會越邁越寬。
正因如此,在工作過程中,二位領導與生管部有相商“戰略上合作,戰術上可以爭論”的原則。所謂戰略上合作就是團隊精神,而對于具體的某件事我們的觀點可以不一致,甚至可以通過碰撞來產生火花,找到更好的辦法。事實上,我們確實常常發生爭論,卻沒有破壞團隊精神。公司的經營、職場的競爭,工作的選擇,都需要有大智慧的人才。大局為重,德才兼備,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您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