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本書,我們可以清晰的認識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對”并非是指表面的在第一次做就把事情做的無可挑剔,更多的是突出在我們做事時應該要有的一種追求“零缺陷”的工作態度,時刻警醒自己,在接手每一件事情時,都要抱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對”的信念,并對工作設立目標和要求,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過程開始之前就預防錯誤的發生,養成這種第一次把事情做好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書中, “零缺陷”管理,就是“第一次把事情做正確”,在操作層面,包含了三層意思:
一、做正確的事:
清晰事情的目的與要求,從需要到需求去關注我們工作中的對象需求變化,適時做出調整,讓我們的工作有個良好的定位,書中談到一個銷售的例子,印象深刻,我們很難把梳子推銷給和尚,把照相機賣給瞎子,做事的目標不正確,無論工作人員多優秀多努力,結果都終會是徒勞的,不僅不能帶來有效效益,而且還增加了企業成本,所以做正確的事是戰略和方向;
二、正確的做事:
從書中我們可以深刻體會到,這是指事情的運作與執行,也就是我們常強調的過程與方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是我多年的一個做事準則,工作要做好,就要提前作出預防措施,預測在事情進展過程中所有可能會產生的一切問題,制定應對策略,建立系統以預防問題的產生,在按照即定的方式操作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存在的隱患,采取預防措施去歸避問題的產生,在錯誤出現之前就消除錯誤的成因,同時仔仔細細的制定過程操作規范要求,根據工作目標,不斷量化工作,協調團隊在組織中確保整體目標順利實現,所以在這個“第一次把事情做對”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對整個過程實行有效的規劃、設計以及控制,并保證每個一個節點都要正確,從而實現管理的“零缺陷”為客戶和公司帶來最大的價值;
三、把事做正確
我們經常會在各項會議中強調做完了與做好了的區別,“把事做正確”恰好是強調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做完的結果是否與當初事項預定目標相對應, 就像很多的管理工作一樣,從規劃到實施,再到完成,在一件事情做完了,并非就等于一件事情結束了,我們還需要對結果進行檢測與評估,形成PDCA的操作模式,形成成形的更加規范的、系統的管理體系與更具科學的管理平臺;
從態度層面,本人又有以下領悟:
塑造對工作 “零缺陷”的企業,打造成員不僅要才華、激情、價值取向是一致的,更多的是將這種“零缺陷”的態度逐漸演變成一種習慣,而這個習慣應是由上而下,全公司上下共同的習慣,最終成為企業的一種企業文化,剔掉那些由下而上管理,要求員工做到,上層卻未同時做到的管理方式,同時也給過往企業中一些朝令夕改、優柔寡斷的企業決策,劃上一個句號,從全員上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企業文化理念,植入每一個員工內心,從平庸轉向優秀,保證工作的質量基石,提高企業未來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