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是不夠級別看這本書的,林總賞識我讓我看,并要求寫讀后感。
我喜歡年輕人,對于年輕人我一直充滿了一種愛。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有一個美好的前程。希望他們通過個人努力工作得到回報。
我常常和兒子講:選擇和推銷自己是在尋找機會,也就是本書說的三份機遇。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就是七分的努力。專心細致,膽大敢為是成功的法寶。我兒子和我講過:他以前的一個公司同時招進去5個人,一個是碩士研究生,三個名牌大學畢業的,只有他一個是學歷較低的。三個月后碩士研究生辭工了,半年后3個名牌大學的也辭工了,因為他們沒有做成功任何業務。只有我兒子他做了幾單大的業務。不是他的師兄們不聰明,也不是他們不想做好。他們各個聰明絕頂。太聰明很難安心做具體工作,總想投機取巧,掙快錢。做大事需要的是沉穩,膽大細心,為人謙和,堅忍不拔。給人以放心的感覺。兒子總是和我講:能夠進入我們同類行業做事的人的能力差別不大,最大的差別就是機遇、細心、敢為。協調好公司客戶之間的關系。既要讓公司放心又要得到客戶信任需要用智慧去周旋。投機取巧很難讓大客戶信賴。他目前的公司每天和高端客戶都打交道,這些人即聰明又奸詐。有人還會演戲,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劇情里。大腦每天都在高度運轉。他告訴我,他很興奮!他喜歡每天面臨挑戰。
中央電視臺記者采訪農民工:你幸福嗎?農民工回答:我不姓福,我姓徐。中央電視臺記者又采訪大學教授:你幸福嗎?大學教授回答:我幸不幸福關你鳥事!幸福是一種感覺,不是一種結果。人到了一定年齡不管受教育多少,對人事間感受是差不多的(專家有考證)。由于受教育不同回答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意思是相通的。不管是成功人士也好,普同人也好人生的路就是一個過程,結果才是評定這個過程是否正確唯一。但不管什么時候作人首先要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千萬不要做一個小人。
都說機遇是給那些準備好的人,大量的勵志書籍都這樣講。確實如此。有人說了:老孫,說說你自己勵志的事。
幾十年過去了,我從小孫變成了老孫(其實到廣州打工后改變的)。經歷了很多事。我也不想再回憶了。我的總結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憑良心做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本書第五章第5條說:“執行要學會變通”我感受最深。我以往個人理解是執行是對上級的尊重,改變上級的任何意圖都會讓上級不爽(國企的事)。本書上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任何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當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情況時,一個優秀的執行者應當學會靈活變通,以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是啊!我看到這本書已經太晚了。往前看看很會變通的人往往生活得都很好(其實他們什么事情也沒有做成)。
最后,謝謝公司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