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是我們2013年的季度研討主題之一,在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的今天,企業將始終面對的是全方位的競爭。它涉及到企業方方面面的因素,如人才、價格、產品、服務、技術、質量、品牌、網絡等等。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營環境的變化,企業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在不斷增加,特別是近期,隨著農產品價格的迅猛上漲,各種生產資料價格,尤其是鋼材、煤炭、石油等產品的價格也出現了顯著的變化,企業成本控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企業如果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經濟利益,以取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努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優勢,必須精打細算,加強成本控制,努力尋求各種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成本控制的直接結果是降低成本,當其他因素不變時,降低成本就意味著利潤的相對增加。降低成本,增強了企業抗御經營風險的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力。成本控制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利益,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成本控制能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成本控制是通過制定標準,發現差異并改進,來實現的。實際工作中形成的成本以標準為中心,盡量達到或低于標準,這就促使各個成本控制的責任環節加強管理,厲行節約,從而改善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
是否盲目追求低成本?很多企業,工人勞動強度非常大,為了節省成本,他們不去改善工作環境,不去規范工作流程,只是盡量減少開支,或將工位減少。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可能導致生產質量的下降、造成生產安全的風險增加、企業勞動力資源的流失、甚至失去已經擁有的市場。實施成本控制,不能貪便宜買劣等原料,也不能以節省人工費用來降低成本。
質量是成本的基礎,要打破“提高質量增加成本,降低成本損害質量”的舊觀念,改進工作質量,事實上會帶動成本的降低。改進質量成本,其實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種體現,加強工作過程中的質量,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減少重復時間、減少資源耗用,因而才能降低運營總成本,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節約成本是否就是物資購入支出的直接成本呢?很多的企業人都認為成本就是直接的資金支出產生,在我們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從節約成本的角度出發,我們除了降低直接產生的各項物資消耗的成本,同時也可以對一些隱形成本進行控制,例如改進現有技術、采用新工藝、節能降耗時間、減少不必要的工作環節等的間接成本耗損;例如:2014年人力部的培訓工作方面的新優化----就圍繞降低時間成本,以工作便捷提高工作效率為出發點,針對過往每月的常規性的內部培訓,將課件調整為錄制光盤碟片,每月由部門自行組織進行光盤內容學習,為適應年度中工作中的發展需求,每季度再在光盤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一次面授,補充或更新所需知識,更好的將培訓落實到位;該項工作的優化改變了以往講師、授課氛圍、授課時間、授課地點的便利性,同時也節約了時間成本與授課費用成本,培訓時間部門可以自由安排,無需講師,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等;
結語:降低成本是企業長期的發展需求活動,也是我們每一個成本中心人去自引思索的問題,厲行節約,從而改善整個企業的經營管理。